虞翎

青山不改,绿水长流,后会有期。

文化

#许久不见的语文作业
#本文涉嫌抄袭刘慈欣的《三体》《低温艺术家》《朝闻道》

公元2059年,公海某处,深蓝色的天空中闪烁着一点银光,在东方泛起的鱼肚白映衬下模模糊糊,宛如第二颗启明星。

从地面上看,银光的强度在缓慢增长,实际上,是发出银光的物体在渐渐下降。如果再耐心地等待一会儿,就会发现物体本身并没有发光,那银光是物体表面反射出来的。物体呈一个球,有一栋小别墅那么大,表面如镜面一般完美地反射着天空与海洋,因此很难判断它的材质和颜色。

球下降到一定高度后开始水平移动,几乎没有缓冲,仿佛不受牛一律影响一般诡异。在没有任何参照物的公海上,球如同静止,像一位迷途的旅人在等待自己的向导。

“报告!300海里处发现一不明物体!正在快速靠近!”舰长没有说话,他紧盯着屏幕,屏幕上的光点正在快速移动,显然,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船、潜艇或飞机能够达到这种速度。

很快,球移动到巡航舰附近,静静地停在上方,曲线的表面扭曲了甲板上船员惊恐的脸。不断循环播放的驱逐广播在这个怪异的物体面前显得分外可笑。

“你好。”球忽然发出声音,人们没有想到这东西会说话,一时没有听懂它在说什么。“我是文化收藏家,在宇宙中漂流并寻找蕴涵文化的星球。”

这简直是闻所未闻。

舰长拿不定主意了,他决定把这件事上报,在上头做出决定之前,先和文化收藏家保持友好的关系。

这件事被一路上报,惊动了全球人。这是人类首次接触外星文明!许多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彻夜不眠,准备了海量的问题,希望文化收藏家能解答他们的问题。

“不,我不喜欢研究这些。我知道这些,但是我不想谈。我希望我们只谈文化。”文化收藏家彬彬有礼的回答,令科学家们无可奈何。

“那么你来到地球的目的呢?”一名科学家小心翼翼地问。

文化艺术家的表面泛起一丝涟漪,似乎很愉快,“我来学习,”它回答,“学习这里的文化。我可是文化收藏家,热爱收集宇宙中各种各样的文化。”

“那么你可以参观我们的博物馆。”一名记者飞快地回答。

“不,我不学习死的东西,我要学习活的思想,就像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沟通。”

“有灵魂这种东西存在吗?”科学家感到很震惊。

“这只是个比喻,你们真无聊。看来你们没有什么文化素养,请让我与更鲜活一些的个体交谈。”文化收藏家有些不耐烦,但依然彬彬有礼。

各国国家领导人经过商榷后,决定组织各国学生团体与文化收藏家交流。

各国学生代表很快都被集结到了一片广阔的平原上,文化收藏家静静地悬浮在离地面几米的空中。

“给我讲讲你们的文化吧。我只会收藏我认为最精美的文化。”文化收藏家这样说。学生们不由得紧张起来,谁都想为自己的国家争光,想想看:一个科技水平高出地球许多的外星文明了解到了自己国家的文化,那是多么光荣的事!

美国学生率先站了起来,滔滔不绝,从独立战争讲到登月第一人,又讲到核武器,文化收藏家似乎在安静地听着,直到美国学生发表完他的长篇大论。

“那么,你说了你的国家,然而你们最古老、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是什么?”文化收藏家终于提出来它的第一个疑问。

美国学生毫不犹豫地说:“圣经。”

气氛诡异的沉默了一下,接着又响起文化收藏家淡淡的声音:“抱歉,我不是故意要冒犯你,但是你们所崇敬的上帝是不存在的,有些文明可以做到上帝所能做到的事,但它们并不会保佑你。从我的角度看,你们的宗教是统治阶级控制人民的一个阴谋。”

美国学生愣在那里,其他来自宗教国家的学生也都面面相觑。

文化收藏家没有理会气氛的尴尬,它接着说:“我不得不承认,宇宙中的其他文明也不乏这样愚钝的文化,这很悲哀但无法避免。我余生的追求就是寻找并收藏有意义和底蕴的文化,为此,即使我在收藏完所有这样的文化之后立刻消逝,我也不会后悔。”

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”一个声音自学生人群中悠悠传出,那是名黄皮肤的学生。

文化收藏家细细地品了一下这句话,惊奇地发现这七个字可以完美地概括他的感受。他不由得有些意外——已经很少有语言可以这么精炼巧妙了。

中国学生慢慢站了起来,“我的国家伫立了五千多年了,是最古老的国家之一,”他平静地说,“它仍与五千年前一样强大。”

五千年,对于人类文明来说不短了。

从《论语》到《诗经》,从《山海经》到四大名著,这名中国学生选择向文化收藏家阐述他们的文学文化。这不是事先准备好的,所有的学生都是随机抽出来的——文化收藏家的要求。

待中国学生说完,文化收藏家沉默了很久,很久。“我很久没有听过这样有意思的文化了。”它终于发表了自己的感受。

文化收藏家的表面开始出现变化,不再安安分分地反射周围的环境。最开始是一些模糊的光斑,然后光斑渐渐清晰起来,是各种各样的汉字。甲骨文、金文、小篆……汉字不断浮现而后消失,最后只剩两个现代简体汉字——再见。

在夕阳的挥别下,文化收藏家缓缓上升,直到肉眼再看不见那两个字发出的光。

“你是怎么知道那么多的?中国的学校都教这些没用的东西吗?”美国学生的语气略带讥讽。

中国学生没有在意他的挑衅,反而挑起唇角:“这不是没用的东西,”

“这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。”

评论(3)

热度(41)
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